泾渭河公轨合建桥是地铁10号线一期的控制性工程,作为西安“北跨”发展连接市区与渭北工业走廊之间的重要交通设施项目,是我国西北地区首座公轨两用桥,从规划到开工建设一直备受关注。
渭河特大桥跨渭河段全长1412米,主跨300米,为国内同类型桥梁中主跨第一;采用长联结构,全桥一联设置,联长1412米,为国内同类型桥梁联长第一。建成后将为“两河三岸”提供最便捷的交通枢纽,成为西安渭北“泾渭分明”地标性建筑。
如此重要的项目,当然也少不了兴土股份的身影。按照施工任务分配,兴土股份承建了渭河桥6#主墩围堰深基坑和7#主墩水中围堰深基坑的施工任务。经过前期与承建单位、监理单位的统筹谋划,周密部署,结合渭河防洪和环境保护等需要,兴土股份不断优化工艺工法,最终克服困难,一路向前,顺利完成了6#墩和7#墩两个左右幅结构的钢管桩围堰施工任务,为西北地区首座公轨合建桥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首先,在施工工艺上,经过地质勘察和方案讨论之后,6#墩、7#墩为砂类土地质环境,不适用汽锤和水刀进行施工。
为解决深水施工,还有度汛的难题,7#墩围堰选择采用280型旋挖钻进行引孔植桩工艺,在护筒、护壁中回填黏土调和剂,引孔完毕后必须及时植入锁扣桩,有效防止钻孔塌方;6#墩围堰在场地更开阔的大堤坡脚处,从经济效益与施工效率层面出发,选择使用360长螺旋钻机进行打孔后植桩。
最终本项目的两个围堰通过不同设备的选择与方案设计进行搭配,采用两套独立的施工工艺,在确保项目安全高效施工的同时,提升了经济效益。
其次,在项目施工管理上,考虑到工期短、任务重,兴土股份采用24小时轮班制度,并在每个围堰班组安排一名技术管理员全程跟踪,负责记录整个施工过程,及时处理现场异常,并对施工工艺进行总结,调整施工方案,提升施工效率。
施工过程的重要节点,也会对设计方案与管桩定位进行复核,确保项目顺利完成。
泾渭河公轨合建桥建成后,将成为“两河三岸”融合立体交通功能、景观特色及文化内涵的城市新地标。为西安“北跨”发展、连接市区与渭北工业走廊的重要交通设施项目,西安地铁10号线泾渭河公轨合建桥建成后,将有效串联国际港务区、高陵区泾渭半岛,为渭河两岸群众出行提供便捷的交通枢纽。



